星辉手机app怎么安装!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以来,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设计将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莫大的帮助。教育部门和高校也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时至今日,职业生涯设计已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所了解和重视。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对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学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的有36%,比较重要的有59%,不重要的仅占5%,说明学生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
然而,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出现“不知如何规划”,“越规划越混乱、越设计越糊涂”的情况,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难于达到。本文结合2008年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和2009年学生参加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下简称“职业规划大赛”)的作品,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探究高校根据这些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推动高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深入开展。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步骤。认识真正的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职业生涯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依据各种理论的自我认知测评工具逐步发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MBTI人格类型测试、360度评估法等。由于测评工具具有良好的引导性,方便使用,使得大学生容易在自我认知方面过分依靠测评工具,而忽视了自我反省,其自我认知是“测评工具的自我认知”,非真实的“自我认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测评工具测出其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学生就认为自己该从事什么职业。
实事上,所有测评工具都有其无可避免的局限性,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只能作为辅助工具。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价值观往往就是其“独特性”最集中的表现,人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家庭背景、人文环境、人际关系等的影响。忽视了“自问、自省”这个最重要的“测评方法”,就有可能忽略了人的基本价值观。有的人可能适合某种职业,可并不符合其价值观追求。例如:前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冬,2005年离开了凤凰卫视,后来应百度总裁李宏彦相邀担任百度负责品牌管理的副总裁,2007年3月在百度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一次印度旅游与一位长者的聊天,令他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梦想是从事传统中国医学方面的工作,去推广中国的医学文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梁冬再一次选择了辞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的梁冬,无论作为凤凰卫视主持人还是作为百度的品牌管家,我们不能不说是适合他的职业,也是成功的。可他却选择了从事传统中国医学方面的工作,这就是他的价值观,按梁冬的话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他的梦想付出他的全部。”
我国的大学生长期在“格子化”的环境中成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在相对封闭的“格子”中学习、生活。这使得学生在读大学之前,甚至于在大学毕业求职之前,对职业以及职业环境几乎为“零接触”。“读书”成了学生的唯一职业,“考上大学”是唯一的职业目标。这种自成一体的“学生职业”隔绝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对真正职业的逐步深入认知。这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突出表现出来: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读某个专业毕业后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家长们也不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专业,简单认为应该去读一个“热门专业”、“就业好的专业”,填报志愿成了家长的“”。从“职业规划大赛”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89.1%的学生的职业认知是“网上职业认知”、“亲朋好友职业认知”等间接的职业认知。实事上,仅有间接职业认知是不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亲身职业体验的大学生并不完全了解职业、了解职场,难于做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这样的职业生涯设计甚至可能误导大学生。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中历来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理论和实践相脱离。[2]每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当干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大学生中根深蒂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热“高烧不退”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二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包分配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安排工作是国家的事,用不着大学生自己去操心,以至于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很少关心大学生怎样选择职业,将来如何发展。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如何来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问题才引起高校及大学生们的重视。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单位受成本和风险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在校大学生到企业锻炼,学生难于获得职业体验的机会,甚至于教学计划下的实习安排都是不少高校的难题。
1.拔高自我评价和期望值。他们通常只关注自身的优势而忽略劣势,普遍存在着就高(高收入)不就低(低收入)、就东(东部沿海)不就西(条件艰苦的西部)、就城(大城市)不就乡(乡镇)、就富(经济发达富裕地区)不就穷(老少边穷地区)、就大(大企业、大单位)不就小(小企业)、就公(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就私(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心理趋向。只盯着“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片面追求“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职位。[2]有不少大学生的终极目标都希望成为一名CEO,或者省厅级的公务员,不愿意在新兴行业、服务行业及中小城市的基层单位工作。
2.对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与最终职业定位不相符。不少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多半会由其主观上的期望值所决定,也就是说无论其后来的分析如何的系统完善,得出的职业目标都会是其原先期待的那个。而照此发展的职业生涯设计也只会成为一纸空话,不具备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职业目标定位首选和备选方案间缺乏内在联系。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设计实际执行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发现预期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吻合的情况,都能准备多个备选方案,然而备选方案之间相差悬殊,缺乏内在联系,其结果使得他们在实际准备中受干扰大,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例如,“职业规划大赛”中某学生的首选职业目标是总工程师,备选职业目标有物流公司职员、公务员、教师、律师。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大学生在职业目标定位时,未能保持“空杯”心态,过多依赖的是主观意愿,而非客观的社会需求,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事实上,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设计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在确定了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环节。然而大部分学生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后,并未制定详尽、具体的实施方案。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就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据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学生虽然从理论上认识到大学期间对于个人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具体谈到如何实现自己职业理想时,想过且清楚如何实现的有15%,想过但不知道如何做的有72%。从本校报名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情况看,报名参赛的学生有749人,完整提供作品的却只有129人,占17.2%;从提交作品中实施方案方面的内容来看,仅有19.4%的作品有详实的行动计划,52.7%的作品有简单的行动计划,仍有27.9%的作品行动计划几乎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没有行动计划。这些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广东省的其他参赛高校。可见,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目标,有职业目标的大学毕业生大都想过做职业生涯规划。但却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而缺乏具体的行动或者是行动半途而废。这都说明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力,包括制定的执行力和完成的执行力。
1.高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与职业生涯设计要求脱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只是专业人才的培育,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依据是品德好,学习好,文体好,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工作。这种标准下的好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但并不一定具有职业发展最需要的职业素质。换句话说是,职业素质与是不是好学生无关。这种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缺乏动力制定并实施职业生涯设计线.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错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是谁?是大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就业承担辅导工作的职能部门如就业指导中心?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大学生自己。[3]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无论是职业生涯分析、定位,还是设计、实施,主体必然是大学生自己,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不过是提供一种方法、思路、工具、课程而已。然而,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开始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促就业是最核心的原因,这种以就业率为导向而非以职业成功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被高校不遗余力地推动,主要以提供形式上的服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职业测评、双选会等)为己任,而不管事实上的结果(只关注是否有职业生涯设计的意识和是否做了职业生涯设计书,而并不关心其实施行动)。势必使得真正的主体却在圈外看热闹,等着备好的大餐。这种“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难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能力。
1.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普遍存在职业指导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短期内难于大量增加职业指导人员。现实情况下,高校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师资队伍分为三个大的组成部分,即理论专职人员、专业兼职人员和企业资深经理人。同时,要对学校专兼职人员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获得职业指导资格,具有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调研、培训等专业知识。安排专职人员从事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学;安排各专业教师兼职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职业认知教学;安排企业资深经理人讲授职业环境认知的教学,从而能较好地适应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育的需要。
2.设置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课程内容。开设职业生涯设计公共选修课或者必修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内容应围绕大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意识教育,生涯发展理论、匹配理论,职业测评与自我了解,职业分类、职业资格、职业素质等,使大学生能获得系统的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育。例如:广东工业大学从2007年开始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事业导航》公共选修课。
3.辅助的职业生涯设计讲座。随着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也在发展,适时邀请有丰富职场经历的企业人士给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讲座,让大学生接触最前沿、最真切的职业生涯设计理念。
高校提供给学生职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较为有限,但可以通过活动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寻找职业实践锻炼的机会。
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实践锻炼的很好形式。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锻炼的需要。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职业技能,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这些漫无目的的行为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但却未能收到预期效果。高校应引导这些缺乏职业方向性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化素质方面都得到提升。例如:广东工业大学通过“工作实践论坛”活动激发学生寻找职业实践的动力;通过“暑期工作实践报告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校友访谈、就业形势调研等方面的职业实践;通过《工作实践》证书的鉴证登记,规范记录学生职业实践锻炼的经历。
职业目标的定位是个性化的问题,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难有人力物力协助大批量的个体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只能通过其他形式间接协助。例如通过分析前几届毕业校友的就业去向,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方向;通过组织“职业目标定位沙龙”,让大学生的目标定位的观念进行碰撞,引发大学生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布置学生完成“就业目标企业就业调研报告”,让学生在调研中寻找目标企业用人要求与自身条件的差距,自己是否能在短期内弥补差距,由此协助大学生合理定位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力,是达到职业生涯设计目的的关键。高校应高度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实施情况,以期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所以,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各年级中:一年级侧重于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了解职业特点,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二年级侧重于引导学生职业实践的锻炼,使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就业调研,参加用人单位的兼职、实习等工作实践的经历,加深对职业的了解;三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求职能力,培育职业素养,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初步职业定位参加政府、企业组织的职业培训,提升职业的专业能力;四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求职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职场适应能力,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参与求职。此时,吸引更多用人单位参加校园招聘,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学生毕业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探访,收集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反馈给高校,改进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激情,可以通过在高校组建类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实践”的学生社团组织,让一群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懂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生通过组织举办各种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例如广东工业大学的职业规划演讲大赛、职业规划大赛、金牌面试、职场精英挑战赛等),在活动中加深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和学生的现身说法更能得到同学的认同,效果更为明显,能影响更多的同学主动去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知识,推动校园职业生涯设计“文化氛围”的形成。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高校不仅应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应关注大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状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问题,对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更加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完成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朝进一步科学化方向发展。
[1] 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05.
[2] 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
[作者简介]邱峰(1979-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江苏 盐城 220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第一软实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SJBFDY074)
2013年我国出现了史上最难的就业季,699万名大学毕业生的生计问题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党的十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将“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满足学生成才为需求”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模式。因此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不断创新和拓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媒体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的实质是将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二者有机结合,替代传统PC机进行互联网访问。新媒体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元、传输快捷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媒体技术的根本性跨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手机上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从69.3%上升至74.5%。20~29岁大学生占网民总数的30.4%。而在手机网民中,大学生的比例甚至更高,“机不离手”现象严重。随着3G时代的开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手机聊QQ、SHAOPPING、发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呈现如下特征:
1.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宅”。“宅”是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此概念在我国几经文化融合形成“宅”的概念,主要指因过多利用或沉溺于新媒体等新互联时代而衍生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随着3G网络全覆盖,高校校园网络不断完善,加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宅”居获取了技术上的保障。通常大学生“宅”的生活内容分为这样几类:娱乐消费型、网游消遣型、创业实践型和学习研究型。当前“宅一族”的大学生通常以宿舍或教室为据点,轻轻点动鼠标完成了团购、学习、聊天、交友等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大学校园中当你推开宿舍门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宿舍中每个人都对着自己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个个或喜或悲,沉浸在独自的空间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除了上课和睡觉的时间,大多数都“宅”在宿舍中,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面对面,却沉浸在各自的世界。”
2.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加“酷”。新媒体的传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方式和文化行为方式,使得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加“酷”。“酷”的精髓就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往往更多表现自我和个性,在他们思想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他们毫无约束地、尽情地表达着自我,展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被隐藏甚至压抑的真实人格。特别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为口号的微博,它吸引着无数大学生的眼球,改变着大学生们的交流方式,大学生们从传统的听众转变成了信息者。“精选化”阅读和观影的文化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主流,他们“拖着”或者“跳着”在网上看视频,急需知道精彩的片段及故事的结局,大学生们的文化行为方式变得异常“快餐化”。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给力”。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一代思考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朝着开放、发散的思维方向发展。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发散互传播转变,随着实际思维进入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变成具象思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给力”。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快速的传播和快捷的应用等优点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思维的广度随之增加。再者,新媒体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大学生与外界的距离,培养了大学生活跃的世界观,思维的深度也随之增加。当代大学生遨游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中,接受着不同群体的思维冲击,这更加促进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开放化、多元化。
1.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不够健全,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环境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健全:重结果,轻过程。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狭义理解为就业指导课程仅在大四开设,还有些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举办专场讲座,邀请一些人力资源经理或成功校友来传授相关的就业面试技巧,再者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实为重就业指导、轻生涯辅导,仅注重短期的择业技能培训、轻视职业发展指导,忽视大学四年过程教育,使得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效果。而且目前的教育方式为多为单一“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实际咨询指导需求。总之,在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空泛,很难发挥积极作用。
2.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当前制约许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现有教师指导队伍主体大多由从事行政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领域的教师组成。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熟悉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过短期的集中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专题培训,但是他们经常由于工作精力的分散、工作视野的局限、工作性质的特殊,缺乏专业化知识,从而影响了指导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指导,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具有“纸上谈兵”的味道。
3.社会家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有待提高。虽然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但是目前仅高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做了相关工作,社会参与的面还不广,更谈不上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机制。而家长们在子女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存在着盲从,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而强调就业是“拼关系的时代”“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在子女的发展中过多考虑找关系、跑门路。更有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选择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职业,这些做法都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普及,实际上在发达国家职业规划教育已经渗入孩子成长的每个环节。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甚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学习、考试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的专业选择也是服从于家长。多数学生经过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却突然迷失方向,对于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都不会处理。虽然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初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通识性教育,但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比较茫然,缺乏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笔者通过对选修“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学员(教学班级每次教学班150人)教学统计,有80.67%的学生在选修课程前完全没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更不会通过专业的测评系统进行测评。有些大学生既使知道,也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系统过程,而是草草应付老师、糊弄自己。
1.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交互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新媒体,学生和职业指导教师可以自主地进行在线交流,这样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双方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学生由以前单向消极被动式受教转向积极主动多维交互式探讨,教育的吸引力与参与度得到很大提升。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广泛进驻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信息平台、微博、微信这三大类新媒体,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这些新媒体的交互平台中,每个参与者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这样使得人与人在交流的距离上更加拉近,提高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2.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个性化发展。新媒体向每个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信息交流时,可以一次针对多人;也可以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内容。职业指导就是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针对个人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引导确定职业定向等社会活动。针对这种特性为新媒体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创造了可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表现得非常显著,他们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发展。新媒体作为职业指导载体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职业兴趣等做出准确的评估,使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
3.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即时。互联网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可以无缝对接,实时进行。随着飞信、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平台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即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手机控”一族的大学生可以即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与教师、专家及同学之间交流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在新媒体下,即时性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其效果非常便捷、高效,远远超出面对面的咨询类谈话,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1.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教育师资队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了解和利用新媒体的水平,设法将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到日常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中来。教师在教育指导中应创建职业规划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个性化地做好对每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从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存在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的情况,教师应运用新媒体等现代技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与国内知名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学者的学习交流和互动提高。只有建立这样一支紧跟潮流、了解学生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师资教学队伍,才可以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
2.建立新媒体学生“意见领袖”队伍,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指那些可以影响别人的观点、态度甚至行为的人,他们在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增强或过滤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强调平等、交互,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人人都是新闻中心自媒体环境。但这样也带来了负面效果,即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打造一支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意见领袖”队伍,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导向至关重要。同辈的“意见领袖”以学生的角色去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发表意见,影响学生,变以往的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同辈“意见领袖”式讨论交互,可以更好地将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实践基地,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积极构建适合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基地,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新时期“线上线下”的教育实践基地模式。“线上”环节,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空间实践基地完成模拟职业环境练习、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扮演职业生涯人物以及自我认知等环节,可以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等,进一步探索“人职”是否匹配。“线下”环节,学生在不同类型现实社会实训基地中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并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活动,对未来职业进行体验和预演。这样可以锻炼培训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此,学校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环境。学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积极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环境。如组织职业模拟情景剧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招聘面试大赛等相关活动,聚焦学生对职业生涯的关注和参与,促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问题的思考。积极引导和扶持学生创建职业发展类学生社团,建立健全这类社团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第二课堂丰富的社团活动凝聚学生,促进其自主地对未来职业发展勤思考、多实践,帮助同学们在快乐的自组织活动中充分“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在我国高校中推广。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辅导体系。据此,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构建健全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
1.1 基本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是英文“Career Planning”的意译。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也可以解释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①具体来说就是个人所制定的有关职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职业目标,职业发展策略,个人行动方案,执行策略等内容的计划与行动。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经过自我剖析与定位(自我认知)、生涯机会评估(职业认知)、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的设定(目标)、职业生涯策略的制订(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的行动与修正(实施)五个步骤来完成。它是一种动态性的管理,将贯穿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全过程。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学家舒伯教授认为,人一生中的职业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②大学生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择业和适应就业阶段,大学生在该阶段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对大学生活憧憬、好奇,但主动学习意识较弱,自觉控制能力不强,特别是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及就业方向比较茫然,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对未来职业方向的清晰描述和选择大多基于此阶段。
1.2 理论实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很多,应用范围很广,目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典型研究代表人物是舒伯(Super),其主要成果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②职业生涯选择理论,典型研究代表人物是霍兰德(HOLLAND),其主要成果是“职业兴趣理论”;③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典型研究代表人物是施恩(Schein),其主要成果是“职业锚”理论;④职业生涯规划操作理论。上述理论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根据人在不同阶段的任务提出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学生,务必在任何环节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紧紧围绕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辅导,让学生体验到规划的作用,感受其对个人发展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的发展性,理解和吸纳大学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特点。
如何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带有综合性及模糊性的问题。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评价涉及到多层次、多因素,而且各种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密切相关,权重又不尽相同。如何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避免主观因素影响,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质量评价结论的可信度,是值得各院校认真思考的问题。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要掌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客观地获取各评价指标的信息,而且还要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数学方法,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并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样得到的评价结论才能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可信度。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广泛的民主性,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应当排除一切主观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论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阶梯结构,根据一定的比率标度,通过两两比较将判断定量化,形成比较判断矩阵,并计算确定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AHP法具有分析思路清晰、要求的信息量少、决策时间短、灵活实用等特点,能使决策结果更符合实际,特别适合多目标、多准则复杂问题的决策与评价分析。
分解。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对象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阶梯层次的结构模型,即把问题层次化。
判断。对同一层次的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得到各评判指标的相对权重。
综合。计算各层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得到相对于总目标的优先顺序。应用AHP法所建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应是一个量标系统。其中指标集是由反映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绩效的评价因素所组成的标准序列,权重集是一个按指标的层次对应性有序排列而成的权重值。
用AHP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其中后三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逐层地进行。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该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构建了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其实现了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教学结果又关注教学过程,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加强了对学生的考核又加强了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督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基于AHP的基本思想,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进行的综合评价可采用三维度的评价方式,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质量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采用自己评价(20%)、小组评价(30%)、教师评价(50%)三维度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采用小组自评(20%)、班级评价(30%)、教师评价(50%)三维度的评价方式。
在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中心地位。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特点,所设指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渗透核心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
教学态度。教学态度反映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如教学情绪饱满、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反映了教师是否能够将工作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面的宽泛程度及对所授课程的相关领域是否熟悉、讲解的逻辑性与条理性是否清晰,能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等。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标按目标模式设置,不涉及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以克服模式化教学为向导,鼓励教师有自己的创新和教学改革,认可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师的个体差异。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过程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必要的评价资料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形成判断。其中要关注两个关键点: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二是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就要运用一些统计分析软件工具把各个指标所反映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总的评价值。
根据AHP的原理,可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基于不同的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和专家组),确定了来源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这5个方面的14项指标,建立了三层次的递阶结构(见图1)。
C1:教学目标明确,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渗透核心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
构造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首先将职业生涯规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层具体指标按照判断矩阵9标度制成调查问卷,针对某次教学过程,聘请有关专家、老师和学生进行填写,对指标层进行重要性比较赋值,综合调查意见,构建出各指标层在对应的准则层、各准则层在目标层中的判断矩阵。
通过对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进行权重计算,得到每一指标因子对应上一层的相对权重,经过数据处理得出各层指标权重(见表1)。
运用软件Matlab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评价的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最大特征值:λ=5.3864,归一化特征向量W=(0.061,0.084,0.337,0.402,0.116)。
怎样才能讲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及如何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综合的、带有一定模糊性的问题,涉及到多因素、多层次。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职业生涯规划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由表2中的层次总排序结果可以看出,一堂课教学质量如何,首要看重的是教学方法,它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0.402;其次是教学内容,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0.337。
这一结果比较符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客观实际和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因为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特殊性较强的课程,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客观、公正评价教师授课质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模型应用的实际结果表明,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讲课过程中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就没有深度、广度及先进性,课堂教学过程就比较枯燥,学生更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更强调互动和学生的高度参与。
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往往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该锻炼哪些能力,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因此,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让学生初步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初步明确发展方向,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和正确的职业观,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应该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层面均达到一定的目标。因此教学设计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相结合的方法,其核心特征是以生涯规划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如各种生涯理论和测试工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和未来。整个课程实际是由一个活动来统筹的,即生涯规划报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最终由学生独立完成此份报告作积累和打基础。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作规划和完成任务时的指导者。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了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教学结果又关注教学过程,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加强了对学生的考核又加强了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过程的督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学内容是充满活力的知识的载体;教学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师生互动的背景元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并不能涵盖整个职业辅导课程,可以说它只是整个职业辅导课程的一小部分,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提高职业认识和规划意识,掌握规划技能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实效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1]胡先富.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陈,唐仁春,张风明.AHP法在高教学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3]杨萍.AHP法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2)
[4]郭宏伟,高档妮,周小华,龚煜轩.层次分析法(AHP)在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0(5)
[6]梁惠燕,高凌飚.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7]陈刚,张伟,李海霞.高校网络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标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教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广西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我们从学生是否会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长、自己的优劣势、自己的个人特质选择适合的职业、是否清楚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自我职业生涯意识与能力现状等进行了调查。
选择专业的实质是确定自我的职业方向与领域。专业选择适合自我,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兴趣与效能的作用下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否则就会起到消极的后果,给学校招生、教学、就业造成恶性循环。
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尚处于任其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缺乏有意识的规划。被调查学生中仅有21%的学生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楚地知道需要规划职业生涯,有33%的学生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见表2)。可见,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自身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较弱,急需学校加强教育与引导。
数据显示,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仅有3%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有非常详细的规划,24%的学生有简单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的却占了73%。同时调查还发现,学生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在学习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为时过早,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进社会后自然就会做的一件事(见表3)。
下表中的数据表明,相当多的中职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明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自己与职业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认识不清。如75%的学生的爱好主要集中在上网、游戏、聊天上,而在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中的比例却较低。这也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较大,而对自身知识、能力存在的不足认识不够,以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放松自己,从而陷入无聊和盲目之中,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行为懒散等。值得重视的是,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职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见表4,表中人数略)。
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价值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一些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忽视了自己工作以后在事业发展中应付出的努力和应经历的征程(表中人数略)。
(1)自我参与专业选择的力度不够,只有55%的学生由自己选择专业、充分体现独立自主性。毋庸置疑,在择业过程中学生应听取家长、教师或朋友的意见,但其最终决定应由学生个人自己作出。
(2)对专业了解不够,仅37%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高达13.36%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了解。
由于认识不到位,中职学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就业目标定位过高,存在过于理想化的现象;一些学生根本没有目标,发展方向不明(见表6)。
下表说明,目前中职学校对于职业指导只注重最直接的就业信息、求职技巧与职业道德等的指导与教育,关注的范围较窄,无法满足学生职前教育和知情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学生迫切希望了解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同时有44%的学生希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见表7,表中人数略)。
在指导方式上,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说教太多,枯燥乏味,不吸引人。然而,大家对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还是比较认同的,有61%的学生认为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明确发展方向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访谈时许多学生表示希望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比如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同时对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渗透职业指导的愿望也很强烈(见表8,表中人数略)。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职业理想确立的基础上。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通过专业概况介绍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基础。
(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针对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以人才测评工具为依据,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
(4)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制定方案、作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自身职业潜能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学校应向新生介绍各个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
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
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各校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相信这些行动的落实一定会为中职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李冬梅 中职学生生涯规划问题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黄彩萍 职校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姚贵平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4,(11)。